• 关于
  • 广告
  • 隐私和政策
  • 联系
  •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专家列表
  • 行业动态
  • 研究智库
  • 数智世界
  • 专业培训
  • 证书查询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专家列表
  • 行业动态
  • 研究智库
  • 数智世界
  • 专业培训
  • 证书查询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DO-CMM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首页 数智世界 DW数智观点

一个美丽的“数字化”错误:去造车,不要给马装仪表盘 | DW数智观点

一个美丽的“数字化”错误:去造车,不要给马装仪表盘 | DW数智观点

最近几年,国际国内形势风云诡谲,“不确定环境”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词汇。但在诸多的不确定当中,有一件事情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数字化的趋势没有转变,甚至已经成为企业活下去的关键。

然而,没有技术参与的转型是无法进行的,而没有转型行动的数字化是没有灵魂的;企业的数字化建设需要的是深度,而非规模化、大屏化、形式化。

对此,数字化运营成熟度模型标准委员会委员任建斌先生以形象的比喻来描述这一美丽的“数字化”错误:去造车,不要给马装仪表盘。

本期DW数智观点精选发布,以飨读者。

你见过马吗?

当然。除了那些气势雄壮、四蹄生风的马,你一定也见过英姿飒爽的驭马者。

你见过汽车吗?

肯定。闪闪发亮的仪表盘,功率强劲的发动机,还有新能源车,很多车你都碰过。

但是你见过装一个方向盘或仪表盘的马吗?

应该没有。那么我告诉你,很多企业的数字化,就是在给马装仪表盘,还是比赛着装上一个一个Fancy的仪表盘,甚至期望这个仪表盘能够让马车跑得更快、更远或者更省钱,以此来计算这个方向盘ROI。

很滑稽对吗?不用笑,这就是数字化道路上随处可见的事实。

需求永远不会错,你的组织,或者你要帮助改进的组织,可能就是你要驾驭的一匹马。如果你手里有一匹马,你希望它既要跑得快,还要拉得多,最好还能特别节省,听话、出活还吃得少,你的要求好像不过分。但你发现这很难,也有人推荐要做一些数字化方案能“一化解百忧”,这个人见过世面,给你推荐了一款仪表盘,于是你就接受了他们的建议,终于给马装上了这个漂亮的仪表盘。

1►

一个美丽的错误!错在哪里?

其实驾驭马车和驾驭汽车,是效用相似但范式不同的两种运营模式,虽然目的都是为了把物体运输的更快、更远、更省,但是他们的差异非常大!很多的数字化就是忽略了范式不同的机会,形而上地进行了数字化。其结果谬以千里。

说清楚这一点,要看马车和汽车的共同的效用和衡量标准。从企业的根本挑战说起。

企业运营的核心:走出供需错配和四格迷途的既要、又要、还要的“葫芦”和“瓢”!

所有的工具都是手段,判断一个手段是不是正确,要回到目的和挑战,即初心。

企业存在的价值,在于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回到起点,有没有数字化,企业的挑战都在那里,所有这些举措,必定是解决企业的核心挑战为目的。每个企业遇到的问题,无非涉及经营和管理。在经营上,寻求的是供需错配的最小化;而管理上,追求的是走出四格迷途。

供需错配,是没有生产出满足需求的产品。有需求的时候,没有供给,而有供给的时候,没有需求。导致了销售机会的错失,及大量的浪费,需求扑朔迷离,供给千山万水,没有好的机制,很难减少错配;四格迷途,是指即使企业的供需错配不是问题,也未必能挣钱或成长,管理上很难实现四个方向全面优秀,既能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和产品,又能实现规模化交付,而在这个过程中,品质和成本失守,甚至可以持续提升。考虑低碳的要求,现在可以说是五格迷途。

需求是如此分散和随机,解决供需错配已经很复杂了,还有四格、五格迷途,这些条件哪个不满足都出问题,典型的既要、又要、还要以及还要。

追一只兔子很容易,但是同时追三只、四只兔子,是不是就有一定难度?何况针对企业运营的经营和管理问题,任何单独一只兔子不都好追。其实所有管理改善被认可的理论、方法、技术、措施,都是在系统性地帮助企业解决这些核心问题,都强调追多只兔子。比如,能汇聚并持续提供需求的流量的平台;再比如,我们做的各种管理认证,ISO、6sigma等。我们试图把兔子分类、找到因果和联系,之后找出一个方案,解决大多数的问题。

数字化有如此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一定是在给系统性供需错配和四格迷图的解决提供了新的可能,实现既要、又要、还要的全部条件。无论是新兴的互联网公司,还是传统的企业,数字化成功,其实就是这两个问题的成功和本质上的变化。

比如互联网公司,从第一天开始,每个使用者、消费者的身份、行为、交易都数字化了,之后通过千人千面的推荐系统,数字人的服务系统,让服务非常个性化,但是因为被人工智能驱动,又可以极致规模化,而这个过程,主要的成本是算力、带宽、机柜,可以实现成本的优势并确保品质。成功的互联网公司,供需错配和四格迷途都在被系统性解决。而非互联网公司,数字化也正在尝试同时追几个兔子,让按起葫芦起了瓢成为过去。

2►

不彻底数字化的四不像困局

供需错配和四格迷途由来已久,管理者从来都在同时追几个兔子,提升追兔子的效率和效果,技术手段一直是我们的救命稻草,数字化、信息化,也已经历多年。我们做了很多年MIS、ERP、CRM、网页、小程序…这些年数字化的每次创新,数字化的每个时髦概念,我们都没有落下。

数字化和信息化,天然就能满足“既要、又要、还要”的条件吗?非也!

ERP就是一个例子。它有用吗?有的企业说非常有用,当时要是没有做ERP现在公司这个规模怎么管;但是所有企业导入ERP都有效吗?不然,有人统计中国中小企业导入ERP的失败率接近七成。很多企业的管理者感叹,不做ERP是等死,做ERP是找死,为什么ERP成功率不高呢?

我们之前的数字化,无不以数字可计算、可分析、可统计出发,实际想用数字进行科学管理,实现相互沟通中的信任,实现创新性的协同、迭代,但是这个过程数据获取没有到达现场并覆盖业务全程,在一些关键的环节,还需要人感知、理解、抽象,然后基于这些输入数据。人是有私心、有情绪、有认知差异的,人参与输入或输出的数据不准确、迟滞、扭曲就造成了全局数据的不可信、难以使用,管理还停留在骑马的状态。

如果能军事化地对这人为过程进行严格地训练、要求、考核,让人像机器一样地忠实,组织就有可能进化为开车,否则还是在骑马状态,这样的数字化,都是在给马装上仪表盘,对骑马这种驾驭模式,没有本质改变。给马装仪表盘,甚至装上方向盘,马还是马,不是车,所以组织的效率、规模、质量、成本不会有结构性的变化。

每个人都知道,马和车部分效用相同,但却是两个驾驭模式,要想马跑得快、拉得多、走得远、吃得少,需要把马变为一个汽车,甚至是自动驾驶的汽车,而不是尝试给马装上仪表盘。当马变为车的时候,仪表盘才有意义。

那些ERP成功的公司,就是实现了从马到车的飞跃和转移;而ERP不成功的公司,是保留在马的驾驭状态,但是期望车的效率和速度。

成功的公司和失败的公司究竟差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解决了只是加了仪表盘的错误,还做了什么样的补救,把马变为车,甚至自动驾驶。还有,究竟什么是马,什么是车,怎么才能从马到车?。

为什么每个人都能开车,但是只有少数人能骑马?不同运营范式有根本性差异!

继续借用马和车都类比,我们发现,虽然都可以拉东西,都可以被驾驭,马和车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物种,把马变为车,变为自动驾驶,是根本,而不是给马装上各种数字化的仪表盘。

3►

车和马的核心差异在哪里?

车实现了驾驶员的操控,通过两个闭环,一个闭环式信息事实闭环,车的状态在改变的时候,其数据要么被感知在仪表盘上,要么被驾驶员看见,这是事实的、全量的、闭环的。

另外一个闭环式驾驶动作的闭环,既一个刹车动作完成,车的行进状态就立刻做出反应,方向和油门也一样。这两个闭环也可以结合成一个大的闭环,结合观察和最终的仪表数据,根据要到达的目标,可以来不断假设、动作、结果、修正驾驶动作,最终到达目的地,驾驭者和驾驭对象的这种确定性的关系决定了范式的差异。一辆车的驾驭被抽象为结合事实的数据反馈的几个简单动作的组合,明确的因果关系,完整实时的闭环,直接和全程真实的环境和状态感知,从架构上让驾驭过程最大程度降低了对驾驶者个人能力的依赖,成为确定性的结果。

而马的驾驭模式,这两个闭环以及大闭环都不存在,一方面环境的观察者、感知者是马,马根据自己的观察作反应,而不是骑马人;另一方面,管理动作也不闭环,有时候你怎么命令马,马不会按照你的指令执行。

这就完美地解读了,为什么每个人都能开车,但只有少数人能骑马背后的原因。

更重要的是,一旦到车的模式,迭代更新和马完全不同,加大油箱、更换发动机、更换底盘,都是让车跑得更快、更远、载重更大,有了数量级提升的可能。而马的升级迭代完全谈不上,一匹新马,需要重复学习和调教,才有可能到其父辈鼎盛时期的运载能力。还有,司机和车的协同,司机和调度的协同,司机和道路的协同,都是自然的,可“标准化”的。但是马跟人的协同,马和马的的协同,基本难以实现。司机对车的信任是天然的,而马跟骑马人的信任是需要磨合的。这是两种不同的构信机制和协同机制,会导致根本的差异。

所以,协同模式、迭代模式、构信的能力,都是两种范式的本质差异,而闭环达成(闭环到结果和决策者的感知和决定)、实时感知(数字化和结构化的实时信息获取)、预测技术(对方向、进展和结果的预测)和先进展示(仪表盘),这些差异背后的能力。

引申到数字化,以已经成熟数字化运营的互联网公司为例,正是因为先进展示、闭环达成、实时感知、预测技术的能力都有了,而且这些能力不再依赖人,各种传感器借助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让看见、实时、闭环、预测能力的算法持续提升,最终导致了取信机制、协同机制、迭代机制的变化,继而导致了范式转移。

如果没有走进这样一个完整地能力到机制的实现的逻辑,只是在局部实现了数字化,也就是给马装了仪表盘。这就是为什么一些公司导入ERP失败的更根本的原因。也是很多企业对数字化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即使借助人来修复感知、预测等能力,也因为对人的依赖,而导致更多问题出现。而那些ERP成功的公司,即使借助人来感知、实现闭环,也因为有优秀的执行力,让人像机器一样可靠,这一点十分难得,人在很多领域有非常好的优势,但是在运营领域的情绪、主观、私心等,天然是难以像机器那么忠实的。

虽然我们有很多有价值的事情需要人来做,但是在打造一个运营体系的时候,特别是准备规模化运营的体系的时候,希望的是物理和数字的真实统一。

这就是为什么彻底的数字化,能有机会把一个骑马范式的运营体系,变为一个开车甚至自动驾驶的运营体系。

现场有神灵,答案在现场,那些不依赖人无限接近并响应现场的意识和技术。现场的感知和基于感知的决策,是汽车驾驭模式的核心,支持现场感知和决策的技术是怎么实现的?

能力到机制,再到范式转移,是让运营范式升级的关键,这就是技术对能力达成最本质的影响。

比如,先进展示的能力,源自于AI和图形现实的技术,并行计算,让这种先进展示成为可能。微观上,我们能理解并展示大分子和蛋白作用的机制和原理,这样我们的沟通变得十分简单。因为,这是一种新的构建信任方式,多数人还是因为看见而相信,少数人因为相信而看见。

再比如,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和算力的升级,我们的图像识别的技术和语音分析的技术大幅度提升,我们感知现场的能力大幅度提升,这种实时、全量、真实的感知,完全不依赖于人,让我们有了现场的能力稻。盛和夫说:答案在现场,现场有神灵。结合IOT的能力,我们可以触达更多现场。

视觉分析已经如此成熟,而价格低廉的视觉信号的传感器,又对这一感知的实时化、全量化、商业运营的基础,科研领域,冷冻电镜能让我们看到更微观的现场,关于语音的分析也日臻成熟。这些都是让我们的耳目、脑子到达真是现场的机会。

借助大数据、AI以及很多的第一性原理,我们通过科学计算和仿真的技术,实现了预测能力,甚至我们可以仿真并图形显示出来,这种基于规律的预测,能让我们发现很多潜在的问题,降低很多的浪费,节省更多时间和成本,让预测性设计、预测性维护成为可能。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技术的基本和规模化的应用,软硬件的成本在进一步优化,最终一辆车的成本已经低于一匹马的时候,其范式转移的优势就会被发挥出来。

持续迭代、快速迭代,协同的机制,构信的机制,随着数据的增加和算法的改进,让车进入自动驾驶状态成为可能。

范式转移一旦完成,这些迭代的方向,既可能是针对经营问题,也可能同时针对管理问题,同时追几个兔子的问题,就变成了一个数学的问题和持续优化,而对这些数学问题的求解,找到最优的方案就成为可能。

至此,我们的整体逻辑已经清晰,数字化的源头,在于数字化技术的创新,特别近期的AI技术的创新,而技术创新和组合,导致了关键能力的系统性的改进,而关键能力的改进的组合,导致了重要机制的形成跟提升,让原来依赖人的一些因素,改为对数据和算法的依赖,最终导致了一个范式转移,把骑马变为了开车,这才应该是我们期待数字化的未来。

我们希望不依赖人,不是不要人,而是让人和机器形成一个完美组合,各自发挥各自优势并能有整合的优势。只要符合范式转移的充分条件,在人擅长的领域,一定是人进机器退,在机器擅长的领域,一定是机器进人退,这样才能满足企业存在的意义。

给马装上仪表盘,只是局部的实现数字化,而没有以上整体能力和机制的实现,自然无法确保范式转移的发生,从而难以享受范式转移带来的好处。

本文作者:任建斌

原载于《客户世界》杂志2022年7月刊

专家介绍 EXPERT PROFILE

任建斌:长期致力于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字等数字技术对传统行业的赋能的业务实践和理论分析和教学分享,曾任百度服务管理部总监、业务运营部高级总监,LBS事业部副总经理,百度营销大学校长等职;并在不同类型、规模企业业务运营的从业者和创业者,如摩托罗拉区域服务经理,世纪互联服务运营总监,eLong网高级总监,橡果国际好记星口语中心总经理,跟谁学副总裁、学霸君高级副总裁,天焱微企COO等职;著有《顺流而为》、《善连者赢》、《商业认知升级》等著作,数字化成熟度运营能力模型标准委员会委员。

下一篇文章

公开征求意见!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 | DW数智动态

推荐.

【原创】专家解读:数字化的本质和趋势 | DW数智观点

2023年3月27日

定位:争夺用户心智的最佳武器 | DW数智视野

2023年3月21日

热门.

《全媒体运营师-初中级》认证培训-第四期(线上课程 2022年8月15、17、19日开课)

《全媒体运营师-初中级》认证培训-第四期(线上课程 2022年8月15、17、19日开课)

2023年2月7日
《人工智能训练师-中级》认证培训-第一期(线上课程 2022年7月25、27、29日)

《人工智能训练师-中级》认证培训-第一期(线上课程 2022年7月25、27、29日)

2023年2月7日
一文看懂央企数字化转型!

一文看懂央企数字化转型!

2023年3月9日
重磅!德勤、毕马威、埃森哲等多机构数字化转型架构图一览 | DW数智行研

重磅!德勤、毕马威、埃森哲等多机构数字化转型架构图一览 | DW数智行研

2023年4月4日
【实践案例】从量变到质变:战略引领数字化转型的伊利样本 | DW数智视野

【实践案例】从量变到质变:战略引领数字化转型的伊利样本 | DW数智视野

2023年3月27日
DO-CMM

Digitalization Operation-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 DO-CMM
  • 专业培训
  • 数智世界
  • 专家列表
  • 研究智库
  • 行业动态
  • 关于
  • 广告
  • 隐私和政策
  • 联系

© 2023 Do-Cmm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1002984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3087号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关于我们
  • 专家列表
  • 行业动态
  • 研究智库
  • 数智世界
  • 专业培训
  • 证书查询

© 2023 Do-Cmm 版权所有。备案号:京ICP备10029844号-13。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53087号

  • 电话: 17610031679
  • 邮箱:qianyi@ccmw.net
  • 微信:qy9988112266

Warning: array_sum() expects parameter 1 to be array, null given in /www/wwwroot/do-cmm.com/wp-content/plugins/jnews-social-share/class.jnews-social-background-process.php on line 111